与连续性数据或者二分类数据进行Meta分析类似,相关系数Meta分析是对均值资料数据进行综合评价。其分析与解读与连续性数据或者二分类数据类似。需要注意的是,相关系数资料数据进行Meta分析时,仅提供相关系数和样本量数据。
当前有收集7篇文献均值数据资料如下:包括文献名称(Study)、资料相关系数和样本量等,由于案例不进行亚组分析(或Meta回归),因而没有放入Subgroup,或协变量数据,如下图所示:
本例子中操作截图如下:
进行相关系数Meta分析时,默认选中进行fisher z转换。
Meta模型一共输出7个表格和5个图,说明如下:
表格/图名称 | 说明 |
---|---|
基本信息表格 | 展示Meta模型的基本参数值信息等 |
效应量结果 | 展示核心的模型结果,包括合并效应及其置信区间,以及各研究文献的权重信息等 |
森林图 | 直观展示Meta分析结果 |
异质性检验 | 提供Q检验、tau2、I2、H及其置信区间、H2值等,用于异质性检验 |
发表偏倚检验 | 提供Egger检验和Begg检验 |
漏斗图 | 分析发表偏倚情况 |
Trim剪补法 | 展示基于Trim剪补法对应的‘校正合并效应’结果 |
漏斗图(Trim剪补法) | 直观展示Trim剪补法后的漏斗图,用于分析发表偏倚情况 |
Meta敏感性检验 | 查看逐一剔除法后的合并效应情况 |
森林图(针对敏感性检验) | 将敏感性检验结果使用森林图直观展示 |
累积Meta效应 | 展示累积Meta效应的结果汇总 |
森林图(针对累积Meta效应) | 将累积Meta效应结果使用森林图直观展示 |
如果有提供‘subgroup亚组’数据,那么系统自动会进行亚组分析,其会改变森林图/效应量表格结果等;
如果有提供协变量数据,并且要求进行Meta回归,那么系统还会提供Meta回归结果,以及Meta回归后的异质性指标信息等。
首先第1步关注异质性问题,从森林图可以看到,I2值为80.49%非常高,意味着异质性非常严重。当然处理异质性问题的方式很多,包括使用随机效应(当前即是默认使用随机效应默认),除此之外,还可自主分析异质性来源,使用亚组分析或者Meta回归分析等,并进一步决择等,本案例暂不深究深层次的异质性来源问题。单独从森林图上看,明显的,“Weins 2015”和“Wang 2003”这两项,其效应值明显高于合并效应值,而其余五项的效应值相对比较接近,那么可尝试将此两项进行移除后再次分析,结果如下图所示:
如上图所示:I2从80.49%变化为0.00%,即意味着当前已经没有异质性问题,并且Q检验显示p值为0.90远大于0.1,进一步说明没有异质性问题。本案例使用一种移除文献的方式处理异质性问题,现实研究中研究者可考虑收集相对更多的文献资料,并且各文献研究内容尽可能保持一致,这样可在出现异质性问题时有一定缓冲处理区间,可将出现异质性的资料移除后分析,保证分析的科学性。至于其它的SPSSAU输出结果,包括发表偏倚结果,敏感性检验结果和累积Meta效应结果等,具体可见连续性数据或者二分类数据帮助手册,本文档暂不赘述。
Meta分析涉及以下几个关键点,分别如下:
Meta分析通常关注三项内容,分别是异质性问题,发表偏倚问题和稳健性问题;异质性问题具有多个检验指标,有时候可能出现不一致结论,建议综合进行决择判断,类似地,发表偏倚也有多种检验和查看方式,通常使用漏斗图查看和分析即可,Meta敏感性检验常用逐一剔除法。
如果基本没有异质性问题,那么建议使用固定效应即可,当然此时使用随机效应也可以;如果说异质性问题不太严重,那么直接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即可;如果说异质性问题非常严重,建议进一步查看导致异质性问题的原因并且处理后分析使用,包括使用亚组分析,Meta回归进一步查看原因,森林图直观查看并且移除异质性问题资料等。
如果漏斗图发表散点不在漏斗内侧并且明显不对称,那么建议使用剪补法,并且最终使用修正后的合并效应结果。当然也可找出导致不对称的文献,并且移除该文献后再次分析。
SPSSAU中,敏感性检验使用逐一剔除法,综合对比和分析结论上的变化等。当然还可以有其它处理方法,比如一次性剔除两篇文献等,建议综合对比决择等。如果剔除某一文献后合并效应发表非常明显的变化,可考虑将该文献不纳入分析范围。
亚组subgroup的原理是指比如10个Study,其为分为比如中文文献和英文文献共2组的意思,直接在对应subgroup数据列上加入对应Study的标签比如‘第1组/第2组’也或者‘中文文献/英文文献’即可。